欧联杯 塞内加尔杯 阿女LLF Big V 赞比亚杯 科特杯 澳首甲 澳首女联 俄乙A 巴西联赛 尼泊尔乙 科索U21 CBC邀请赛 波超杯 中女甲 美国女子全国邀请赛 巴西乙 永川女足邀请赛 丹女甲 U17亚洲杯 俄乙B 哥伦U19 巴西奥罗联 新西兰中 澳亚超 瑞士U19 吉尔超联 新西南联 澳首U23 冰超杯 德女甲 沙王冠 非冠杯 非联杯 乌克兰杯
当前位置:首页 > 篮球新闻

讨论|高管球探谈弗拉格模板:上限小卡下限奥多姆 巅峰模板塔图姆

来源:雨燕体育直播 时间:2025年04月05日 19:02

(原文发表于4月3日,作者为ESPN网站的选秀分析师Jeremy Woo,文章内容不代表译者观点)

预计将成为今年NBA选秀状元的库珀-弗拉格,正率领杜克大学在最终四强赛中迎战休斯敦大学。弗拉格非凡的表现引发了一个问题:究竟哪些现役或退役NBA球员最适合成为他的模板?ESPN采访了多位NBA高管和球探,根据弗拉格正在成长的进攻技巧、全能性及防守能力,他们提出了五位模板球员。

球员对比虽然常引发争议,但始终是球探评估新秀时不可或缺的讨论方式。尽管不够完美,但这种类比有助于建立预期,并设想球员可能发展的方向。“我需要知道最坏情况下的结果,如果我们用选秀权选择他,至少要给我一个能让你联想到的、曾在联盟立足的球员。”一位西部球队高管告诉ESPN,“这能构建证明他属于NBA的逻辑。你可以给出两个参照对象,或是某球员与另一球员的混合体,甚至是上古时代的球员。当你能说出‘这家伙让我想起某某’时,那么用选秀权选择他的说服力就会更强。”

弗拉格本赛季入选全美第一阵容的表现使其成为一个特殊案例,顶级新秀往往具备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多样化的技术特点常常会让人同时联想到多名球员。以下是NBA球探在评估弗拉格时重点参考的五名球员,这些对比旨在展现其发展前景的多种可能性,并凸显他在攻防两端的优势。

上限模板:科怀-莱昂纳德

球员简介:小前锋;身高2米01;体重103公斤

选秀情况:2011年首轮第15顺位被步行者选中(选秀夜被交易至马刺)

NBA管理层观点:“弗拉格的防守非常出色,凭借其体型、积极性和篮球智商,能立即成为改变战局的防守者。他一直都是顶尖防守者,进攻端也在持续进步。这与莱昂纳德NBA生涯早期的成长轨迹非常相似,最初展现全能特质,最终发展为真正的攻防一体型球员。”——来自一位西部球队球探的评估

二者相似之处:莱昂纳德在NBA取得的成就正是弗拉格最理想的发展方向。巅峰期既能成为高效的外线得分手,又能防守任何对位球员。

进攻端,两人持球时都不以华丽风格见长,但都依靠扎实的中距离脚步和平衡性,能为队友创造机会,且更倾向冲击篮筐而非依赖三分投射。莱昂纳德最终成长为NBA球队的头号进攻选择,而弗拉格能否达到同等得分水平仍是最大悬念。

防守端,两位球员都能利用体型和意识破坏对手进攻节奏。身高2米06的弗拉格更擅长盖帽,在杜克大学担任无球游走型前锋。莱昂纳德则凭借强健体魄和巨大手掌,巅峰期曾是联盟最具破坏力的侧翼防守者。这种模板对比表明,弗拉格对比赛胜利的影响力若能与进攻技术同步提升,同样可能成为建队基石级球员。

差异点分析:莱昂纳德的成长轨迹堪称时代奇迹。从圣迭戈州立大学时技术粗糙的大前锋,到马刺时期攻防一体的总决赛MVP,再到生涯中期转型为进攻核心,其成就与非常规的成长曲线使其难以被简单对标。必须承认,弗拉格的进攻成熟度与赛场成就远超同龄时期的莱昂纳德。虽然球员发展具有不可预测性,但其大一数据已显示出比20岁参加选秀的莱昂纳德成长更快,这预示着弗拉格未来成为顶级得分手的可能性很大。

身体条件方面,莱昂纳德拥有2米21的惊人臂展和更强壮的上肢。弗拉格的身高更具优势但体型更纤瘦,2024年耐克篮球峰会测量的臂展为2米11。弗拉格可能提供更灵活的防守适配性,但难以复制莱昂纳德效力马刺时期那种侧翼封锁能力,极少球员能达到莱昂纳德当年的单兵防守水准。

双方数据对比:统计数据显示两人在大学时期截然不同,弗拉格各项指标明显优于莱昂纳德2011年在圣迭戈州立大学的大二赛季。

(表为弗拉格和莱昂纳德的数据对比:弗拉格36场比赛和莱昂纳德2010-11赛季的场均数据均调整为每40分钟数据,从左往右依次是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真实命中率、净效率和基础正负值)

弗拉格的真实命中率(60%)、组织能力(每40分钟5.6助攻)和三分命中率(37%对比莱昂纳德27%)全面领先,体现其技术成熟度方面的优势。莱昂纳德在篮板和抢断数据上与弗拉格持平,但创造得分机会能力远未达到其生涯后期的水平。尽管未来发展存在变数,但弗拉格随年龄增长进化为顶级进攻选择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下限模板:拉马尔-奥多姆

球员简介:大前锋;身高2米08;体重100公斤

选秀情况:1999年首轮第4顺位被快船选中

NBA管理层观点:“我们常常会讨论内线球员的外线发展以及外线球员的低位技术。仅从外线持球的轻松度和舒适感来看,弗拉格的外线技术浑然天成,而奥多姆属于后期发育型技术流。当一名2米08的球员能像1米91的后卫那样娴熟处理球时,这种天赋令人振奋。”——西部球队1号高管

二者相似之处:以两届NBA总冠军和最佳第六人奥多姆作为弗拉格的下限模板,恰恰凸显了弗拉格多功能性的核心价值。即便弗拉格得分能力发展停滞,他作为控球前锋的组织能力、为队友创造机会的本领以及带来的阵容灵活性,仍能产生巨大战术价值。

奥多姆在NBA常担任高大型持球手,早在1998-99赛季效力罗德岛大学时期就实质扮演控卫角色。其职业生涯在离开快船加盟热火后起飞,后来作为2004年奥尼尔的交易筹码加盟湖人。效力湖人时期,奥多姆攻防两端的多位置属性使其成为2009年-2010年两连冠阵容的关键拼图。虽然外界对弗拉格的期待远高于当年的奥多姆,但将其视为“能改变防守格局的控球前锋”的构想,恰恰暗示了他非凡的上限潜力。

差异点分析:弗拉格的成长轨迹注定将超越奥多姆的NBA成就。虽然奥多姆大学赛季就带领罗德岛大学夺得大西洋十校联盟冠军,但弗拉格在争冠级球队的统治级表现更胜一筹。奥多姆因场外问题未能兑现全部天赋,而受访高管们对弗拉格的职业态度则零担忧。

双方数据对比:奥多姆效力罗德岛大学的唯一一个赛季场均数据(调整为每40分钟数据)为17.6分9.4篮板3.8助攻1抢断1.8盖帽,三项命中率分别为53%/33%/68.7%。弗拉格本赛季所有数据均优于奥多姆大学时期,印证这个模板或许过于保守,但奥多姆的全能表现仍具参考价值,其生涯轨迹帮助界定了弗拉格的下限。

巅峰期模板:杰森-塔图姆

球员简介:小前锋;身高2.03米;体重95公斤

选秀:2017年首轮第3顺位被凯尔特人选中

NBA管理层观点:“他们两人在杜克大学时期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潜力,未来会有多种方式成为超级巨星。我们现在看到弗拉格也是如此,比如在对阵八强的阿拉巴马大学时投篮手感不佳,但仍然对胜利产生了巨大影响……有人质疑过他俩的投篮能力,但这种担忧现在看来可能很可笑。他们在进攻端的球感都非常出色,这个天赋在他们这种体型和使用率的球员中实属罕见。”——西部球队2号高管

二者相似之处:塔图姆作为杜克大学“一年即参选”的球员,在25岁左右成长为NBA的顶级球员之一,并在2024年成为冠军球队的核心。高中时期就是天赋异禀的得分手,后来从中距离专家逐渐发展为更全面的进攻威胁。弗拉格和塔图姆体型相似,前者身高高出1英寸(2.54厘米),但两人的臂展均为6尺11寸(2.11米)。高中时期,他们的跳投都显得僵硬机械,尤其是三分球。

塔图姆在凯尔特人展现的平衡且高产进攻模式,为弗拉格提供了成长模板,特别是如果未来球队给予他高球权使用率。塔图姆的成功并非依赖顶级三分投射(三分命中率维持在35%-39%之间,虽高产但未达联盟顶尖水平),而且他的传球能力逐年提升,本赛季场均助攻达到生涯新高的5.9次。

差异点分析:从风格上看,弗拉格和塔图姆在大一时期差异明显。塔图姆选秀时的弱点是投篮选择和有限的传球意识,他花了不少时间才改变打法。弗拉格则更擅长为队友创造机会,他在杜克大学的场均助攻数是塔图姆的两倍多,传球能力将成为他在NBA进攻价值的关键。弗拉格的投篮选择更团队化,不过在半场自主创造投篮机会方面,塔图姆当时更成熟。

弗拉格进入NBA时将比当年的塔图姆更具防守影响力且更专注,塔图姆在凯尔特人防守有所进步,但选秀时并不以防守见长。塔图姆后来学会了利用体型和多面性优势,篮板能力出色。预计弗拉格新秀赛季就会在防守端产生更大影响,长期可能也更突出。

双方数据对比:统计数据再次印证了弗拉格同龄时期的惊人表现,他的大学数据与塔图姆相比毫不逊色。

(表为弗拉格和塔图姆的数据对比:弗拉格36场比赛和塔图姆2016-17赛季的场均数据均调整为每40分钟数据,从左往右依次是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真实命中率、净效率和基础正负值)

弗拉格的助攻优势明显(每40分钟助攻5.6次,塔图姆只有2.6次),高阶数据(净效率+37.3,基础正负值+14.5)也体现了他在防守更强的杜克校队中的防守影响力。与此同时,塔图姆的进攻效率也不遑多让(真实命中率57.3%,而弗拉格为60%)。

二当家模板:斯科蒂-皮蓬

球员简介:小前锋;身高2.03米;体重103公斤

选秀:1987年首轮第5顺位被超音速选中(选秀夜被交易至公牛)

NBA管理层观点:“我选择皮蓬作为模板,因为他本可以成为球队的头号球星。在乔丹离开公牛后他也确实做到了,但他最终成为了史上最出色的二当家。我认为弗拉格会是个了不起的二当家,他可能需要一位联盟前十级别的搭档。当然他可能证明我是错的,但我不认为他职业生涯能成为冠军球队的头号核心。”——一位东部球队总经理

二者相似之处:皮蓬这个模板旨在说明,弗拉格或许最适合与另一位能贡献大量得分的精英球员搭档。皮蓬被视为史上最佳“二当家”,他在1990年代与乔丹联手为公牛赢得六座总冠军。这个对比突显了弗拉格在其他所有领域的影响力,即使他最终未能成长为头号得分手,依然拥有很高上限。皮蓬从未是顶级得分手,他在乔丹身边扮演全能型角色,从而能将更多精力投入防守端。弗拉格的进攻天赋可能也最适合这种模式,他出色的传球和控球能力使其能成为组织型前锋。

差异点分析:皮蓬是更具爆发力的球员,擅长用身体优势和转换进攻碾压防守者。弗拉格的体格变化尚不确定,他目前不具备同等级别的身体对抗。弗拉格的球场感知力和外线技术远胜年轻时的皮蓬,后者最初只是中阿肯色大学的非奖学金球员,直到后期身高猛增才改变命运。弗拉格现阶段已是更优秀的射手,这预示他的进攻影响力可能超越皮蓬,但这不保证他能成为真正的头号得分手。

双方数据对比:虽然时代和比赛级别差异使得双方数据对比的意义有限,但皮蓬这个模板确实体现了弗拉格填满数据栏和攻防两端影响比赛的能力。1986-87赛季(21岁大四时),皮蓬在中阿肯色大学场均23.6分10篮板4.3助攻3.1抢断(当时未统计盖帽),展现全能影响力(尽管比赛级别较低)。皮蓬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在NBA经历数个赛季才爆发,最终成为1990年代表现最全能的球员之一。

冷门模板:安德烈-基里连科

球员简介:小前锋;身高2.06米;体重100公斤

选秀:1999年首轮第24顺位被爵士选中

NBA管理层观点:“基里连科可是拿过NBA盖帽王的!我不认为弗拉格能做到这点。基里连科能把更多精力投入防守端,因为他在进攻端只是角色球员。在他的巅峰期,作为一名非中锋球员场均3次封盖简直不可思议,何况那还是个比赛节奏更慢的时代……而弗拉格预计在进攻端会重要得多。”——西部球队1号高管

二者相似之处:这个模板在赛季前被频繁用于类比弗拉格。弗拉格的防守心态和影响力让不少球探联想到这位2004年的全明星,这位俄罗斯球员初入联盟时就已是顶级防守者之一,基里连科在2004-05赛季巅峰期曾以场均3.3次封盖领跑全联盟。弗拉格的防守覆盖范围和作为防守组织者的本能,是这个类比的核心依据。

差异点分析:随着对弗拉格了解的深入,这个模板的合理性正在减弱。同龄阶段的基里连科进攻能力远逊于弗拉格,他NBA生涯单赛季场均得分最高仅16.5分,从未成为高产的外线射手或多面得分手,也不具备高强度进攻发起能力。弗拉格的进攻天赋显然更高,其传球能力和球场意识会让他成为完全不同类型的球员。此外,基里连科拥有2.24米的惊人臂展,这是他封盖能力突出的关键因素。

双方数据对比:基里连科新秀赛季(2001-02赛季)在爵士场均出战26分钟得到10.7分4.9篮板1.4抢断1.9盖帽,真实命中率55.3%,最终位列年度最佳新秀票选第三。他几乎不投三分,两分球命中率48%。只要保持健康,弗拉格在NBA获得更多出场时间和球权的情况下,预计将全面超越这些进攻数据。虽然弗拉格的封盖数可能难以达到基里连科的水平,但防守影响力应该同样显著。

原文:Jeremy Woo

编译:李太白

本文标签: 篮球  NBA  公牛  塔图姆  凯尔特人  湖人  快船  莱昂纳德  精华